清华大学公开课:传热学(国家级精品课)(姜培学)

清华大学公开课:传热学(国家级精品课)(姜培学)

  • 课程编号:2008
  • 课程共 122 集  分辨率:标清  
  • 课程格式:MP4  大小:1.33 G
  • 最近更新:2023年03月04日

清华大学慕课下载:传热学 (国家级精品课)

类型:公开课

主讲人:姜培学,1964年生,男,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00年)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(2009年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(2013年)、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(2009年)、《热工学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(2010年)、北京市教学名师(2010年)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(2010年)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,同年十月公派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热能动力系攻读博士学位(Ph.D.)。1991年2月学成回国,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做博士后,1993年起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任教,1997年被破格提为教授,1998年至2000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学院做访学研究。 现任热能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、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北京市CO2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,北京市“CO2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”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,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Member of 《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》,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Menber of 《Heat Transfer-Asian Research》,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《Frontiers in Energy》,《工程热物理学报》编委,《石油化工设备》第五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,《中国科学基金》期刊第六届编委会编委,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主题专家,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、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力学部委员,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、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可再生能源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第四届换热器委员会副主任,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,兰州传热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,航空发动机和气动热力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员,国家地热能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,欧美同学会-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,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咨询专家组成员。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:微细多孔介质流动与换热、超临界压力流体对流换热、发汗冷却与气膜冷却、喷雾冷却、航天器高温表面热防护、纳米尺度热传递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及干热岩热能/页岩气开发、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与制冷系统、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等。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:国家863计划项目、航天863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、中意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、教育部科学技术重大项目、973计划项目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,等。曾先后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(1991-1993)、国家教委“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”(1994-1997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(1996-1998)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(2000年度)、教育部创新团队(2009年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(2013年)等人才计划或基金的资助。此外,承担中英、中俄、中意、中美、与日本三菱重工及壳牌公司等国际合作项目二十余项。 发表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300篇,其中被SCI检索论文86篇,被SCI他人引用800余次,被EI检索论文175篇;发明专利24项(15项已授权);参编《热工手册》(2002,机械工业出版社)、《换热器》(第二版)(第八章第六章(微型换热器),2013年1月,中国石化出版社)、《中国电力百科全书》《火力发电卷》(第三版)《热工学基础分支》副主编(2014,中国火力出版社)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2014年)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自然科学奖一等奖(2012年)、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(2006年)、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(甲等)二等奖(1997年)、第八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(2005年)。所负责的《传热学》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。以培养毕业18名博士、24名硕士、9名博士后出站。

学院介绍:清华大学(Tsinghua University)是国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建设大学,是中国顶尖学府C9联盟,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、环太平洋大学联盟、清华大学—剑桥大学—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。在百余年间,清华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
课程介绍:《传热学》主要研究能源、动力、制冷、建筑环境、微电子、航空航天、微机电系统、军事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中大量存在的热量传递过程的机理、规律、计算和测试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。本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研究型教学的经验,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。丰富的教学录像呈现一种身临其境的课程学习氛围。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清华大学的传热学课程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,自1952年至今已历55年,是热能工程系、机械工程系、精密仪器系和汽车工程系等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技术基础课程。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。热传递与热控技术在许多技术领域起到非常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,如:能源动力、制冷、低温、建筑环境、化工、机械加工与制造、新能源、微电子、核能、航空航天、微机电系统(MEMS)、新材料…

课程列表
【第1集】1-1-1绪论1(上) 
【第2集】1-1-1绪论1(中) 
【第3集】1-1-1绪论1(下) 
【第4集】2-1-1绪论2(上) 
【第5集】2-1-1绪论2(中) 
【第6集】2-1-1绪论2(下) 
【第7集】3-1-1绪论3(上) 
【第8集】3-1-1绪论3(中) 
【第9集】3-1-1绪论3(下) 
【第10集】4-1-1绪论4(上) 
【第11集】4-1-1绪论4(中) 
【第12集】4-1-1绪论4(下) 
【第13集】5-1-2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(上) 
【第14集】5-1-2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(中) 
【第15集】5-1-2导热的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(下) 
【第16集】6-1-3导热系数及导热微分方程式(上) 
【第17集】6-1-3导热系数及导热微分方程式(中) 
【第18集】6-1-3导热系数及导热微分方程式(下) 
【第19集】9-2-3通过圆筒壁的导热(上) 
【第20集】9-2-3通过圆筒壁的导热(中) 
【第21集】9-2-3通过圆筒壁的导热(下) 
【第22集】10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1(上) 
【第23集】10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1(中) 
【第24集】10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1(下) 
【第25集】11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2(上) 
【第26集】11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2(中) 
【第27集】11-2-4通过肋壁的导热2(下) 
【第28集】14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1(上) 
【第29集】14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1(中) 
【第30集】14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1(下) 
【第31集】15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2(上) 
【第32集】15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2(中) 
【第33集】15-3-2无限大平壁的瞬态导热2(下) 
【第34集】16-3-3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(上) 
【第35集】16-3-3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(中) 
【第36集】16-3-3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(下) 
【第37集】17-3-4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(上) 
【第38集】17-3-4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(中) 
【第39集】17-3-4其他形状物体的瞬态导热(下) 
【第40集】18-3-5补充内容周期性非稳态导热(上) 
【第41集】18-3-5补充内容周期性非稳态导热(中) 
【第42集】18-3-5补充内容周期性非稳态导热(下) 
【第43集】19-4-1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(上) 
【第44集】19-4-1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(中) 
【第45集】19-4-1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(下) 
【第46集】20-4-2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(上) 
【第47集】20-4-2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(中) 
【第48集】20-4-2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(下) 
【第49集】21-4-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及控制容积积分法简介(上) 
【第50集】21-4-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及控制容积积分法简介(中) 
【第51集】21-4-3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计算及控制容积积分法简介(下) 
【第52集】24-5-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2(上) 
【第53集】24-5-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2(中) 
【第54集】24-5-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2(下) 
【第55集】25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1(上) 
【第56集】25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1(中) 
【第57集】25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1(下) 
【第58集】26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2(上) 
【第59集】26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2(中) 
【第60集】26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2(下) 
【第61集】27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3(上) 
【第62集】27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3(中) 
【第63集】27-5-3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的解3(下) 
【第64集】28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1(上) 
【第65集】28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1(中) 
【第66集】28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1(下) 
【第67集】29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2(上) 
【第68集】29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2(中) 
【第69集】29-5-4边界层换热积分方程组及求解2(下) 
【第70集】30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1(上) 
【第71集】30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1(中) 
【第72集】30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1(下) 
【第73集】31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2(上) 
【第74集】31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2(中) 
【第75集】31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2(下) 
【第76集】32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3(上) 
【第77集】32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3(中) 
【第78集】32-5-5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3(下) 
【第79集】33-5-6相似理论基础1(上) 
【第80集】33-5-6相似理论基础1(中) 
【第81集】33-5-6相似理论基础1(下) 
【第82集】34-5-6相似理论基础2(上) 
【第83集】34-5-6相似理论基础2(中) 
【第84集】34-5-6相似理论基础2(下) 
【第85集】37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2(上) 
【第86集】37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2(中) 
【第87集】37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2(下) 
【第88集】38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3(上) 
【第89集】38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3(中) 
【第90集】38-6-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3(下) 
【第91集】43-6-3自然对流与混合对流换热2(上) 
【第92集】43-6-3自然对流与混合对流换热2(中) 
【第93集】43-6-3自然对流与混合对流换热2(下) 
【第94集】46-7-1凝结换热2(上) 
【第95集】46-7-1凝结换热2(中) 
【第96集】46-7-1凝结换热2(下) 
【第97集】49-7-2沸腾换热2(上) 
【第98集】49-7-2沸腾换热2(中) 
【第99集】49-7-2沸腾换热2(下) 
【第100集】52-8-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(上) 
【第101集】52-8-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(中) 
【第102集】52-8-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(下) 
【第103集】53-8-2黑体的辐射特性(上) 
【第104集】53-8-2黑体的辐射特性(中) 
【第105集】53-8-2黑体的辐射特性(下) 
【第106集】54-8-3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、灰体(上) 
【第107集】54-8-3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、灰体(中) 
【第108集】54-8-3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、灰体(下) 
【第109集】61-9-4气体辐射及太阳辐射2(上) 
【第110集】61-9-4气体辐射及太阳辐射2(中) 
【第111集】61-9-4气体辐射及太阳辐射2(下) 
【第112集】62-9-5热辐射及辐射换热部分小结、辐射换热实例(上) 
【第113集】62-9-5热辐射及辐射换热部分小结、辐射换热实例(中) 
【第114集】62-9-5热辐射及辐射换热部分小结、辐射换热实例(下) 
【第115集】65-10-3传热的增强与削弱(上) 
【第116集】65-10-3传热的增强与削弱(下) 
【第117集】67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1(上) 
【第118集】67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1(中) 
【第119集】67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1(下) 
【第120集】68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2(上) 
【第121集】68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2(中) 
【第122集】68-10-5换热器计算、性能评价简述2(下) 
分享到 :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